想起了沈逸千先生

沈逸千先生曾是我的老师,那是一九三O年我在嘉定城内私立普通学校念七年级的时候。记得第一次上他的美术课,让我们画南门孔庙的魁星阁。他自己先画,教我们看他怎样先搭骨架,然后一步步加工而奏完成。大家都很感兴趣,我如法仿作,居然荣列最优。

新闻·漫画·新闻漫画

近代漫画的诞生,跟新闻报刊的兴起有着密切关系,东西方各国都是这样的情况。我国报刊历史较短,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才有国人自办的第一家报纸;至本世纪初应民主革命斗争的需要,报纸逐渐增多,漫画也就从这时开始见报。

增强新闻性 注意多样化

本届1985年全国新闻漫画评选,参加的作品比上届又有增加,共收到各省市自治区的和全国性的共88家报纸初评推荐来的作品239件。经新闻漫画评选组复评,选出12件,并经第七届全国好新闻评选委员会定评会议通过

新闻漫画的报道和评论作用

一九八四年全国好新闻评选委员会分配给新闻漫画的得奖名额为十名,比一九八三年的五名增加了一倍。但是尽管如此,要从各省市自治区报纸初评推荐来到二百一十四件漫画作品中,筛下二百余件,仍然使参加漫画评选的同志们煞费心思,来回比较,反复讨论了好几天。

悼念谋基

去年春上,收到陶谋基兄漫画新作两幅,熟识的独特画风见之如晤故人。即以其中题为《九九归原》的一幅,发《漫画选刊》第七期,而以另一幅《心正风正》发同刊第八期。惟此刊出版发行尚有问题未决,一贯延误八月中才见第七期样书,赶紧分封寄发作者之时,忽接谋基讣告,猝然一惊,不知所措,怅惘多日,不能自己!

米谷画鸭

回忆一九七六年夏,我从边疆接受改造的某农场回京探亲,知米谷在家疗养,急趋访之。十年远隔,骤然相见,惊喜欲狂,晤谈竟日,颇多感慨。其时漫画同志都被迫搁下了漫笔,米谷亦不例外,但以水墨画鸭子消一遣,已积有不少作品,兴趣甚高,并自名其室曰“千鸭塘”。

米谷你为什么不说话

八年多了,米谷,你知道吗?所有敬仰你的漫画同志,千千万万爱戴你的读者,都在祝祷你霍然而起,重挥你的如椽之笔啊!可你只是默默地这样躺着,八年不吭一声,怎不叫人着急!此刻你的亲人和许多同志正围立在你四周,沉浸在痛苦和绝望之中,无可奈何地流淌着热泪。

来自生活的谐趣

“幽默”一词,系外来语,加以近年来骤然风行于报刊的幽默画,其中不少是转载外国的,因而有人以为它是新引进的漫画品种。其实不然。幽默,乃人之常情,任何民族都不可能没有幽默或与幽默同义的词儿。

黄鹤新楼忆旧画

今年六月初,我由重庆回京,途经武汉。这里是我一九三八年抗战初期工作过的地方,又是一九四九年随军南下停留过的地方,此来是第三次。故地重临,旧情恋恋,遂小住两日。武昌黄鹤楼已重修竣工,不日正式开放,在长江日报的同行郭述亚陪伴下,我欣赏了黄鹤楼的雄伟新姿及其周围景色,赞叹之余,不免勾起了一些回想。
应当有部《中国新闻漫画史》

应当有部《中国新闻漫画史》

辛亥革命前后,即本世纪初,上海、广州等地的《民权报》、《时事新报》、《广东白话报》等就都经常发表时事插图、新闻故事、外国风光、名人画像和讽画、谐画。所谓讽画谐画,实即新闻漫画,时事插图、新闻故事等也颇类似于新闻漫画。内容多结合时事,反清反帝倾向鲜明。
共有记录 121 条  每页 10 条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