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l:namespace>
兄弟从军记
-?默之?-
(一)
古往今来事,原为战斗史。
乱世出忠良,英雄造时势。
那怕敌猖狂,只要心坚实。
男儿速奋起,报国此其时!
话说我们大中华民族,开国早,文化高,所以历代虽然都有变乱,但是也因此出了不少忠良好汉。譬如三国里的桃园结义刘关张,赤心保国,专打强凶霸道。薛仁贵跨海征东,宣扬唐朝威德。岳元帅岳飞,抵抗金兵,保得宋室江山。朱太祖驱逐鞑子。戚继光扫荡倭寇。国父中山先生推翻帝制,创建民国。个个名标青史,受人敬仰。不说远的,就是民国二十六年七月七日,我们在芦沟桥响过第一炮,开始抵抗日本鬼子以来,全国各地民众,不论男女老幼,不论农工商学,都直接间接的起来参加抗战工作,发生了很多可歌可泣的事迹。
现在要说的这个“兄弟从军记”的故事也便是其中的一个。请列位细听,让在下从头慢慢道来。
注:这是给行营政治部作的宣传小册,后因张组长换了王组长,王组长便不知何故,把移交给他的那些小册子稿,全部不准付印了。我的几篇便偷偷拿了回来。这是其中之一,发表于《桂林晚报》。
(二)
且说山西运城的华家村,村上有四五十户人家,全是务农为业,生活都很清苦。现在要说的,就是华智的家。
这华智年方廿三岁,生来体态魁梧,气力过人,平日里喜爱耍枪弄棒,打得一手好拳,在乡里间颇有些小小名声。父亲华竟成,胞弟华勇,也都性情刚强,素不肯吃人家半点小亏。一家大小七口,勤耕勤种,省吃省用,因此倒也勉强温饱。
只因日本鬼子,不讲公理,无事无端打进我们中国,而且打进山西来,到处杀人放火,奸淫掠夺,无恶不作。虽则华家村离城较远,并没有鬼子到过。但是乡里人都知道城里已被鬼子弄得不像样子了;还知道匪首某某做了县长。流氓某某等,也都在鬼子营里当什么差使。有几家烧X?的店铺,又开门做生意了。可是很少有人敢进城去,对于鬼子,谁都怀恨在心。
华智更是十分气愤,一心想去当兵,好为国家出力,又好出出胸中之恨。然而又恐家里人阻止,不许他去,所以,他这个意思,想说了好几次没有说出口来。哪知闷在肚里,越闷越气,几乎五脏六腑都要气碎了。这时又当秋末,田里没事可做了,闲在家中,更是坐立不安,饮食不思。家里人都觉得奇怪,问问他时,不是一声不响,便是怒冲冲哼出几句没头没脑的话来,连他老婆也莫名其妙,不知他为的何事。
(三)
这晚上,华智看看家里人都已睡了,便偷偷把他弟弟找来,轻轻说到:“老勇呀,鬼子们如此猖狂,不把我们中国人放在眼里,真是无法无天,欺人太过。我们做中国人的,不跟他妈的死拼一场,还有何面目啊”?华勇叫声“哥哥,我也是早有此意了。前几天三婶婶说,她娘家那里有游击队,一般小伙子,都去打游击了。游击队便是......”。华勇还没说完,华智已欢喜得笑逐颜开,连忙拍拍他的肩膀说道:“我们也去。游击队是专跟鬼子捣蛋,专和鬼子为难的,我知道。你为何不早说呢”?华勇把肩膀上他哥哥的手一推,愤愤的说:“你这几天古里怪气,谁敢同你说话来!”说着,两人相对笑了。华智说道:“事不宜迟,我们明天大黑早,便悄悄动身吧。三婶婶的娘家那里,我认得的,此去不过十几里路。我们的衣服可以少带,猎枪和单刀,必须拿去。......”。
忽然门背后喝声“且慢”,闪出一个人来,有分教。
忠义弟兄,双双离家去上阵,
日本鬼子,个个弃甲又丢盔。
要知门背后走出的到底是什么人来,且听下回分解。
(四)
话说华智华勇兄弟二人,正在商量投奔游击队之时,门背后突然走出一个人来,只把二人吓了一大跳。定睛细看,原来不是别人,乃是他们的父亲华竟成。这老儿本是在晚饭后便爬上了炕床去的,但后来因为要小解,想起那把便壶还忘记在门外,没有取进来,便又起身,正想开门出去。忽见厨房里有豆油灯点着,还有唧唧哝哝说话的声音,心中不免惊异,便藏在门背后窃听。细听之后,方知说话的是他的两个儿子,先说要去打游击,又说明早便要动身。他老人家没想到他的儿子,竟是这样有志气的,因此十分欢喜,但是不能装作不知,任他们偷偷出走,于是从门背后走将出来,叫声“我的儿呀,你们方才说的话,为父的统统听到了。你们果能舍身卫国,光耀华氏门庭,也不枉我养育你们多年的辛苦了。只是清更老早,带着武器,冒冒失失前去,似乎不便。明天少不得向你们亲娘说明,吩咐妻房几句,全家团聚一次,吃过午饭前去不迟。”
弟兄俩起先以为必定要被父亲埋怨,所以很是着急,现在一听此言,真的快活极了,又感激得几乎要跪下来磕头。当下便各各上床安歇。但华智哪里还睡得着,只是翻来转去,巴望快快天明。老婆儿子,呼呼的睡得正熟,也因此不去打扰他们。头此鸡啼,便迳自起身了,拿出猎枪,细细擦了一回,又将两把单刀拿出来,抽出鞘子一看,上面稍有些黄锈了,便想把来磨得光亮些,锋利些。这时,恰巧华勇也已起身,二人便各执一把,同去磨刀,不在话下。
(五)
且说华竟成那老儿,今天也比平日起得早些,看他老婆还正睡着,便把她用力一推,说道:“阿智,阿勇,今天都要出门,你还不快点起身?….”华老太来不及听他说完,早已推开被,一骨碌爬了起来,惊问道:“啊,出门?上哪裹去啊?”华老儿伸出右手,竖起大拇指,用力说出两个字来:“当,兵!”老太叫声“啊哟!好男不当兵,这如何使得?你没有疯吧?你这话可是当真?”华老儿点点头,笑着说:“好汉才当兵!你想那般胆小如鼠,力气全无的笨家伙,敢上战场吗?咱们的儿子有志气,自愿当兵做好汉,咱们老夫妻俩面上也有光彩的啊!快起来杀鸡吧。穿衣穿衣,小心着了凉,又要我槌背脯模肚子麻烦了。”说着,把衣服递过去,老太接过衣服,慢吞吞的穿起来,一面叹口气,摇摇头说:“为什么好端端要去当…兵…呢…”?
华老儿有点不耐烦了,沈着脸说:“我且问你,去年有一天半夜裹,你为什么要我们父子三人起来捉贼?你又为什么把那贼狠狠鞭打?”老太说:“小贼愉了我们的束西,自然要捉来鞭打。当时我没有把他打死,还是便宜他的。”郭老儿看她稍为起劲了些,便再问道;“前几天,三叔要在我们田裹搭一个牛棚,你为什么不许?还说如果他一定要搭,我们一定要折掉它?”这时,老太已穿好衣服,跨下坑床了,聪了这话,忍不住发笑道:“你这老傻瓜,老糊涂!人家占了我们田地,我们自然不能答允的!”华老儿连忙抢着说道:“正要你说出这话来。现在日本鬼子,抢了我们多少金银财宝,占了我们多少好田好地,还杀了无数老少百姓,烧了无数大小房子。你难道不知道吗?我们难道任他们横行不法,不要去打他们吗?你想想清,到底谁是老傻瓜,老糊涂?”这一席话,真说得老太信服了,但她还倔强的说:“算你的对,我不同你多说了。儿子门愿去,就让他们去便了。——杀母鸡呢,还是公鸡呢?”一边说,一边走向厨房去了。老头儿因此哈哈大笑起来。
后事如何,下回分解。
(六)
话说华老太急忙忙要把此事告诉她媳妇得知,还想商量多做几样菜,准备送行。不料踏进厨房,便见华智和媳妇,对面站着,媳妇用裙角掩着脸面,抽抽噎噎的在哭泣,华智提着一把雪亮的单刀,睁出两个眼睛,十分严厉。老太一看便知华智已把投军之事告诉媳妇了,又知道软心肠的媳妇,一定舍不得和丈夫分离,故而伤心。但是她又误会小夫妻俩,因此发生了争执,还以为华智提刀行凶,所以也急出了一身冷汗,赶过去把华智的刀夺了下来,说道:“阿智,你疯了?你要杀鬼子,怎么杀起媳妇来了?”华智正在纳罕,一听此言,不由得笑了起来,引得媳妇也扑哧笑了。老太却正色说道:“都是胡闹的孩子——阿智,你和弟弟,同去收拾你们的东西吧!我们婆媳俩,来把那只大花鸡杀了。等会儿再叫老头儿去买些猪肉,顺便把舅舅请来。......”。这时,华勇打了一会拳,也提着刀进来了,听得母亲也不反对他们去打鬼子,心里着实欢喜,便同华智自去整理行装了。小孩子们听说要杀大花公鸡,有的很不愿意,有的要拔尾巴毛,有的说:“我们今天吃鸡了”,有的说:“又不是给你吃的,是爸爸和叔叔吃了要去打鬼子的”!吵吵嚷嚷,倒很热闹。
(七)
没到中午时分,便开饭了,清炖鸡和大块红烧肉,鸡汤肉丝面,都煮得很好。舅舅和老父老母,都在饭桌上叮嘱华智华勇几句,无非是对伙伴要亲爱,对长官要服从,注意寒暖,努力杀敌,得胜早还乡等一类的话。华智也叫妻子小心侍侯公婆,教养儿女,田事家事,都要好好处理。忽然华智的大儿子毛毛,叫声“爸爸,叔叔,我也要打鬼子去!”大家听了,同声说道:“好的,等你长大了再去打吧。”毛毛崛起嘴说:“等我长大,鬼子早被爸爸和叔叔打退了。”当下大家都很高兴。媳妇心中,虽然不免难受,但也不说什么。少刻吃罢,略过一会,华智华勇便拴上包囊,背起刀枪,正要走时,媳妇捧出一盘馍馍来,两人接过,分藏怀中。辞别舅舅父母妻嫂,出得门来,只见东西各村邻人,纷纷赶来相送。有人还说:“你们两个先去,我明后天也要动身!”也有人说:“我的福生也去吧!”又有人说:“可恨我这条腿,给狗咬伤了,还没有痊愈!”三婶婶告诉他们,怎样抄小路走,可以省走两里路。一行人和华智全家的人,送过了村后的土山,华智华勇向众人道谢,并且说:“请各位不必远送了。我们家里的事,还望多多照料!”众人都说:“这个自然,不必吩咐!”望着他俩去远,才一边赞叹,一边各自回家,按下不表。
(八)
且说兄弟两人,因为心头兴奋,脚步也于是很快,说说笑笑不知不觉,已足足走过十里路了。只见一排高山,形势十分雄壮,山下还有密密的一个大林子,挡住去路,细看时,才知走错路了。华勇着急起来,埋怨哥哥不该听信三婶婶,贪便宜来走小路。华智攀上路边一株大树,向四下望了一会,指着右边说道:“那土山后面,有个小村,我们且去探问一下”。
两人便翻过土山,走进村子,原来着是个独家村落。两只黑狗,汪汪大叫,便有一个老人走出来,对他俩细细打量了一会,冷冷的说“你们来做什么”?华智说道:“这里的游击队在哪里”?华勇也问:“告诉我们,往游击队,要走哪条路去”?老人沉吟一下说:“好的,你们要找游击队吗?且请到屋里坐坐,再让我细细奉告”。说着,便引二人走进屋去,请他们坐了,推说去倒茶来,迳自往后房去了。不一时,走出四个粗壮汉子,不由分说,把他们兄弟两个,栏腰抱住,夺下刀枪,用绳子紧紧绑住,推进一间小房锁了。兄弟俩急得面色如土,魂不附体,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华勇更是吓得放声大哭。只见那老人带着一个汉子,又开门进来了,冷笑说道:“嘿,让你们去找游击队吧”!取出几方布来,把他俩的眼睛嘴巴,统统捆了起来,又锁牢门走了。
要知华智华勇性命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九)
话说华智华勇兄弟二人,被禁在一个小房里,又被紧紧绑住,嘴巴也被蒙着,动弹不得,哭喊不能,真如热锅上的蚂蚁,何等惶急!这且慢表。现在要把那个捉拿华氏弟兄的老者提表一番。
这老者姓王,大家顺口都叫他做王老。他这个村子,大家又都叫作王家庄。他和王大,王二两个儿子,一向砍柴种田过活的。也是最近,父子三人,一同参加了游击队。正巧队长因为要预防汉奸活动,和刺探敌人军情,需派人在四处驻守,便欢迎他们三人入队,但叫他们仍回家去,照常耕作,只须留意过往客商行人,打听各方消息,随时到部队报告。三人领命便欣然回家了。
这天,华智华勇,来到他们家里问路,王老听他们口口声声要找游击队,说话有点蹊跷,心中不免怀疑,便假意殷勤招待,偷偷把他的两个儿子找回,还怕儿子们擒不住他们,又叫了两个邻人来帮忙。当即把华智华勇绑了,一面飞报队部。队长听说王老捉到汉奸,立即带同书记,各骑一匹骡马,赶到王家庄去。这是已是将近黄昏时分。只见王老和儿子邻人,都在门口举手迎接,队长也向他们招招手,从骡马上跳了下来,和书记一同走入屋内。王老早已吩咐儿子和邻人们,把华智华勇扯扯拉拉的带了上来,有把蒙住嘴巴的布去掉了。
(十)
队长便在桌旁的凳子上坐下,先问:“你们是那裹人?到此何干?快快从实说来”!华智华勇只道是碰到了土匪,那里还敢说话。队长见他们都是朴实的庄稼人,不像刁滑的汉奸,心中有点疑惑,望望书记,书记也正轻轻摇头。队长便又问王老道:“他们可曾带有什么凶器或信号?身上可曾搜查过”?王老这才想起华智华勇的刀枪和包裹来,急忙回说“有有”,匆从进门,全部取了出来,又说:“可是他们身上,并未搜查”。队长看那枪是农家的猎枪,刀是旧式的单刀,又叫书记检视包裹,裹面只有几件替换衣裳,没有别的东西,便叫仔细搜查他们俩的身上。华勇听说,急得叫将起来:“我们没有钱,我们是想去当游击......”。华智愤愤的埋怨道:“别再胡说,我们不去当游击队了”。
队长恍然大悟,哈哈笑了,忙走过去,亲解其缚,连说“对不起你们,请原谅”!弄得王老父子和邻人们都莫明其妙,华智华勇,也只呆呆地向队长直望。书记却站起来向华氏弟兄解释了:“我们这些人都是游击队员。这位是队长,那几位是派在这里专门侦察汉奸的,他们把你们两个误认做坏人了,真是对不起。方才听你们的话,猜到两位原也是想来当游击队的,真好极了。请问你们贵姓大名?家住哪里?现在不妨谈谈,我们是一家人了啊”。王老等听了这一席话,真的像发呆了,有觉得不好意思。华智华勇,倒高兴了起来,便把自己的身世和为何要投军,如何来投军等话,从头至尾,诉说了一遍。队长书记,同声称赞不止。
(十一)
这时王老鳖过来,拍拍华勇的背,拉拉华智的手,请求似的说;“小弟卤莽,冒犯二位兄长,望勿见怪”!华智说:“那裹是老伯卤莽,倒是我们问路问得太卤莽了”。华勇也想说句客气话,但又不知说什么好,只在那裹嘻开嘴傻笑,引得队长,书记,王老父子和邻人们全都大笑了起来。队长说道:“好了,别兄长小弟老伯的客气了,大家都是同志。时问不早了,我们赶快回到队部去吧”。于是,一行人除王二看家之外,齐向队部而去。当晚队部裹开了个欢迎会,热烈欢迎华智华勇两个新同志。不久华家村好多弟兄,都来参加,甚至妇女儿童也要求入队的;华竟成那老儿,也担任了侦察汉奸和刺探敌情的工作。附近各村民众,也都纷纷响应,一齐起来参加游击队。这支游击队的声势,于是十分浩大。鬼子兵本来很怕他们,吃过他们很多次亏的,如今更时常被他们出奇兵,施妙计,打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他们确是越打粮草越多,越打军备越足,越打精神越旺了。真叫鬼子兵们疲于奔命,叫苦连天。你且看看,大部分鬼子兵是必定会消灭在他们手里的!
“兄弟从军记”故事,至此讲完,有诗为证:
日寇猖狂犯我邦,
中原不乏好儿郎;
兄弟从军华氏子,
同心却敌名具扬。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