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l:namespace>
少开消费的店铺多办生产的事业
也是为了“人口激增”的缘故吧,桂林这小小山城,平添了很多店铺:XX旅馆,XX酒家,XX咖啡店,以及小面馆,小饭铺,和香烟杂货店,真是三步一间,五步一家,不论大街小巷,随处都有。这里一向不十分繁荣的市面,因此繁荣了起来,自然也算是抗战中的一好现象。
可是我总是很怀疑,为什么这类店铺的主人们,定要开设这类店铺供人大量消费呢?这类店铺目前不已是太多了吗?为什么还有继续添设的呢?为什么不开手工业工场,(养鸡猪奶牛等),农圃(种蔬菜果树等),或造纸,榨油,纺织等工厂,以增加生产充实国力呢?
钱多的先生们,你们如果想开设“消费性质的店铺”来赚钱的话,那么我劝你们还是多办生产方面的事业吧,因为那不但也可以赚钱,而且对于抗战中的祖国将有更伟大的贡献!
《桂林晚报》(副刊第八十四期)1939年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