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l:namespace>
气
-?痕?-
据说一个人是全靠“一口气”来支持的,不但要不息的“呼气”“吸气”,而且还要能够“争气”。若人而无气,即是死人,故有“人争气佛争香”之谚语。
人而无“志气”,无“勇气”或“力气”,等于死人。无“朝气”或“生气”“活气”的,也等于死人。一天到晚“淘气”的,“孩子气”太重。容易“动气”,时常跟人家“呕气”的,“脾气”太大了。
“气愤”可以不必,“叹气”也可以不用,“正气”却是必要的。
我们中国人,一向崇尚“义气”,讲求“气节”,这是我国固有的善良风气。
古人所谓的“丈夫之气”,“浩然之气”,是要得的修养;但“一团和气”不如说“团结一气”的好。
抗战两年余,我全国激昂的”民气”和旺盛的“士气”,已经把“气焰万丈”“杀气腾腾”的敌寇打得“气息奄奄”了。
汪逆精卫之流,“低声下气”的降了敌人,为敌人“滥放空气”,“长他人之气”,真是太“不争气”了。目前他们纵或自以为十分“神气”,但其结果必定是自认“晦气”!
同胞们,大家要争气到底啊!
《桂林晚报》(副刊第七十九期)1939年9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