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l:namespace>
拥挤
-?童痕?-
?????“拥挤”似乎是我们中国人的普遍习性。只要有十几个人在一起,便要“拥挤”?了。譬如到戏院去看戮:进门,拥挤;买票,拥挤;找位置,拥挤;看完出来,还是拥挤。人愈多,愈要拥挤。大家甚至公认为人多了当然要“拥挤”,“拥挤”便是人多的意思。假使某虚举行一个什么展览会,参观的人很多,那便要说:“观众十分拥挤”。
在桂林,抗战以来,人口骤增,街道上,浮桥上,来来往往,很感“拥挤”,一发警报尤其“拥挤”,男女老幼,前拥后挤的拥挤到岩洞口,拥挤进岩洞裹,拥挤着抢占坐位,你拥我挤,拥来挤去,挤痛的,挤跌的,挤哭的,甚至挤死的,简直司空见惯,不算一回事。
据说这“拥挤”等于生存竞争,结果必定是优胜劣败。“拥挤”得胜的,骄傲,得意;“拥挤”失败的,只要没有挤死,还是要准备报复,或者挤更弱的去。
又据说“拥挤”不一定是有形的,在人群中,随时随地,还有“无形的拥挤”存在着,所谓“抢生意”,所谓“争风吃醋”,所谓“同行嫉妒”,都是指此而言。往往,我毫无理由的要把你挤倒,你也说不出所以然的要把他挤走,他也想尽方法要把我挤去,披此互相“拥挤”,老是“拥挤”不休,拥挤得胜的,也是骄傲,得意;拥挤失败的,只要没有挤死,也遣是要准备报复,或者挤更弱的去。
但是,这不是向上的竟争,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竟争,这是一种耻辱!“有形的拥挤”是耻辱,“无形的拥挤”更是耻辱!是我们中国人的奇耻大辱!
劝同胞们,不要“拥挤”吧!
《桂林晚报》(副刊第七十八期)1939年9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