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郑为兄《遣兴》原韵

(一)

孤鹜漫飞随落霞,

青山处处可为家;

故园无意寻残梦,

雨后清明访百家。

(二)

深宵一席胜流霞,

诗画满墙羡此家;

六载江郎惭失笔,

天山未写雪莲花。

(三)

无才描绘水中霞,

头白戍边报国家;

月塞闻鸡勤学舞②,

婆娑对影锄棉花。

(四)

转眼朝霞化晚霞,

三儿四女七分家

裹尸此地幸多革;

不用费词悼落花。

1972年春,获准自新疆回上海探望老家,便望郑为兄,得读其近作《遣兴》,戏和四首以奉。

附郑为《遣兴》原诗

入市长驱趁朝霞,

频传笑语出农家;

书生不识田头药,

错把红花当菊花。

郑为,上海松江人,美术史论家,在上海博物馆工作。

时每日清晨必练“忠字舞”。

余有三子四女,当时天各一方,不得相聚。

读遣兴四首再以原韵请教郑为

雨急风狂过后霞,

杯茶夜坐共此家,

沧桑历尽君与我,

散谈人间满壁花。